《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》指出:“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,以培养品德良好,乐于探究,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课程。” 《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》又说:“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,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,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,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。”而“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”。新的品德课程主要强调“课程是为了生活”,所以,构建生活化的课堂,对师生关系、课程教材、教学活动进行意义重构,是深化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。
六年级的石老师就在思品教学中充分发挥同学们自主能力。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课前对书本上的内容进行充分地学习,并且还补充了资料。小组内的同学有的制作PPT ,有的写演讲稿,大家分合作,在合作中学习了思品。课上全班同学又通过他们的介绍学会了相关的知识。
通过以上活动,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,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,获得经验,逐步提高认识社会、参与社会、适应社会的能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