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》将在6月1日正式实施。为进一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,引导广大师生、家长从自身做起,从小事做起,积极践行垃圾分类,增强环保意识,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垃圾分类主题活动。
一、垃圾分类我学习,全新课本来助力
拿到崭新的苏州市小学生垃圾分类读本,同学们爱不释手,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。学校老师精心设计教案,利用晨会课组织学生一起学习垃圾分类教材。

通过有序组织和学习,全校师生的垃圾分类技能迅速提高,垃圾分类变得更简单、更有趣。
二、垃圾分类我宣传,精美小报童心绘
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,学校还开展了“垃圾分类”主题手抄报制作与评比。

同学们通过网络、报刊等搜寻有关垃圾分类素材,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手抄报,详列垃圾分类工作的意义,解释说明什么是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厨余垃圾等。一幅幅作品图文并茂,让人印象深刻。

手绘的过程,发挥了同学们的动手、动脑、审美能力,提高了他们垃圾分类技能和环保意识,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进行实践,从我做起,做环保宣传小卫士。
三、垃圾分类我挑战,争做知识小达人
“城市生活垃圾从哪里来”“口香糖属于什么垃圾?”……学校还精心设计了垃圾分类知识小达人挑战赛,一经推出,同学们反响热烈,积极通过线上答题的形式参与其中。

短短的几天时间,就有八百多位小达人参与了线上挑战,100分的垃圾分类小达人比比皆是。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,也让“绿色、低碳、环保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四、垃圾分类我先行,家校社区齐联动
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,培养学生“垃圾分类,从我做起”的意识,学校还组织了部分学生家庭前往装驾桥社区开展“垃圾分类”主题社会实践活动。

装驾桥社区的邢主任向现场的学生、家长和老师耐心讲解了垃圾分类小知识。在宣传督导员的引领下,学生、家长和老师又来到小区,检查了小区内可回收物收集箱、可回收物分类桶的投放情况,并向督导员询问垃圾分类的投放准确率。

以点带面,从校园辐射家庭、社区。通过开展一系列垃圾分类主题活动,敬文实小的师生、家长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。推行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工作,学校也将继续把这项工作抓实、办好,为共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,建设绿色生态城市助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