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科研

《“敬”文化理念下学生品格提升的实践与研究》4月份课题学习资料
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4-04-24 点击次数:

学校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品格提升策略

建构校园“敬”文化入手,如何以“敬”文化涵养学生品格,以“敬”导思、 以“敬”修身、以“敬”启为、以“敬”生德,将育人工作扎实落地。 为此,我校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学习,利用其位于老城区的优势,靠近历史遗址、历史名胜、博物馆、名人馆的资源优势,建设校园“敬”文化,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。通过有针对性地五开展实践活动,培养心存敬畏、言行端正、基础扎实、勇于竞争、健康向上的好少年,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,实现培养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的。  

“敬”文化包含“敬己、敬人、敬物、敬事”四个目标。敬己:即尊重自己,珍惜自己的生命,欣赏美好的天气,不向困难和挫折屈服,战胜自己,奏响人生的最强音;敬人:即尊重他人,在家忠于父母,在学校尊重老师和同学,在社会上关心他人,善待弱者,敬仰科学文化圣人;敬物:即对物的尊重,尊重自然万物,爱护生态环境,珍惜劳动成果,尊重自然,尊重环境,尊重劳动成果,勤俭节约,艰苦朴素;敬事:即尊重事物。热爱学习,学业有成,工作有成。用汗水和毅力,成功和收获,来回报我们的家庭和国家。“敬己、敬人、敬物、敬事”既是对教师的要求,也是对学生学习的鼓励;既强调学习精神,也指道德修养;既指个人提高自身修养的精神和态度,也指团队努力工作。 围绕“四敬”生发为 “突破自我”“学习成长”“利益他人”“良好心态”“厚德载物”几个维度。这“四敬”,由己及人,由学校到家庭、社会,层层推进,触及学生生活各个方面,要求明确,内容具体,是对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《小学生守则》的细化、具体化,是结合当地特色和学校实际的一种对学生的基本要求。小学阶段是良好品格的塑造期,良好的品格一旦形成,将会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发挥极大的作用,可见“敬”文化的建构和品格教育是不谋而合的。将中华文化融入校园文化,使学生将文化熏陶和品格提升联系起来,以此全面发展素质教育,促进学生全方位和谐发展是比较有效的措施。

一月:

3.开发“敬”文化课程建设

"敬 "是一种尊重,也是一种敬畏。"敬"是一种态度,也是提高个人修养的一种方式。"敬"文化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基础,可以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,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 "以敬文化涵养品格”,促进人格的发展。

一月到十二月的每月都有不同的主题活动内容,涵盖了传统节日、纪念日、重要时刻等。具体内容如下:1

· 1月份庆祝中国人民警察节活动,以及庆元旦迎新年主题活动。

· 2月份春节主题党日党建活动和元宵节主题活动。

· 3月份学习雷锋日和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。

· 4月份植树节主题活动和清明节主题活动。

· 5月份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。

· 6月份世界环境日和国际禁毒日主题活动。

· 7月份七一建党节和七七抗战纪念日主题活动。

· 8月份八一建军节和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。

· 9月份健康生活方式日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主题活动。

· 10月份十一国庆节和抗美援朝纪念日主题活动。

· 11月份全国消防日

· 12月份国家宪法日和“一二·九”运动纪念日主题活动。

这些活动的目的是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,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。

学校将重点放在仪式和体验上,以落实 "敬 "文化,并努力使学生与课程保持一致和联系。学校将制定各种仪式、庆祝活动以及生命和保护课程,以便将 "敬 "的目标与当前的资源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,使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品格。

在节日课程中,以中国传统节日和纪念日的时间作为德育教育的节点,结合中国的 "敬 "文化,阐明中国传统节日和纪念日的由来、习俗及其深刻的历史发展。通过制作手抄报、亲身体验、孝敬长辈等方式,培养学生热爱党和祖国、尊敬师长、文明礼仪、孝敬父母的品格。

在生活技能课上,"尊重生命,防灾自护 "已成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并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。我们定期邀请校外顾问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教育,坚持每学期一次的疏散演练和假期前的安全教育讲座,提高学生的防灾自护能力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。

在保护课程中,学生可以通过“实践田的秘密”“小草,我来呵护你”“我与小树共成长”等实践活动,培养热爱环境、关心生命和尊重自然的良好品质。

此外围绕“红色精神”,鼓励学生以小组单位设计黑板报,帮助学生形成尊敬革命先烈的意识;围绕“行为习惯”,开展“写好规范字”活动,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,感受汉字传递的传统文化;鼓励学生们围绕“敬”文化,共同设计“班级之窗”,向外彰显班级文化。通过“敬”文化的全面渗透,助力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,进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。学生们学习、研究、讨论和调查有关 "敬 "的文化,收集知识和经验,并写下他们的感悟。这种深入研究的过程刺激了学生的情感体验,使他们能够内化 "敬"的目标,从而发展和塑造良好的性格。

4.创新“敬”文化多元活动

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在学生中倡导 "敬"的品质。在特定时间举行一系列以 "敬"为主题的升旗仪式和班会。班主任根据班级现状制定活动计划,如:致敬老师 ---- "老师,我们爱您!" 致敬党----"红领巾献给党",致敬家庭----"尊重他人,做最好的自己",致敬祖国----"祝福祖国",致敬生命----"安全的旗帜",致敬母校----"一个校园,一个梦想"...... 通过主题课程,学生们了解了 "敬"的含义和重要性,使他们明白尊重家人和老师、尊重他人、尊重学校规章制度、尊重道德规范的重要性。学校为学生搭建了一个 "敬"文化平台,让学生在快乐充实的活动中了解 "敬"的内涵,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。

5.推进校外基地建设

“双减”之后,打卡博物馆成为学生拓展“研学旅行”的最佳途径。学校紧邻苏州博物馆、名人馆,为了让学校周边的博物馆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的“第三课堂”,学校积极发挥引导作用,整合区域资源,大力推进德育教育基地建设,

学校以博物馆教育为重要支点开展了丰富的研学实践活动;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教学需要,开发乡土课程,致敬家乡文化;招募博物馆红领巾讲解员,由学生来到博物馆为游客提供免费讲解服务,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传统文化,也对家乡波澜壮阔的历史有了更深刻地认识。通过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有机融合,立德润智,致敬文化的守望者,向文物工作者致敬,增强了学生的志愿意识,激发了学生对家乡文化和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。

6.打造“敬”文化教师团队

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使命,在实践过程中,教师恪守勤敬、礼敬、诚敬的原则,自觉地传承学校“敬”文化精髓,制定计划,开设课程,指导活动,总结经验,积累案例,撰写论文。通过 “敬”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推广,使教师敬生、敬业、敬岗,有高尚的道德情操、有扎实的学识、有信定的坚守、有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。在这样的氛围中,教师更敬业、奉献、专业,学生也能提升素养,更有追求。

四、整合教学内容,解读“敬”文化内涵

课堂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、实现教育目标、培养合格接班人的根本途径,自然应成为弘扬尊师文化、培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重要渠道。在教学中,教师从实际出发,结合时代背景,联系现实生活,切实扭转片面强调技能和欣赏而忽视精神教育和思想修养的状况,对教材中的英雄人物、优秀文化、先贤楷模、人间真情等有关品格教育的 "敬 "文化元素进行深化和诠释,使之在价值观形成中发挥作用。

教师要积极撰写向英雄人物、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人物致敬的文章,探索品格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,表达对教材内容的理解;利用精彩的课件提纲,将个人对教学内容中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行解读,将有效弘扬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实践。将相关教学内容的解读,写成教学随笔;将教学实践写成教学案例,证明学科渗透品格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。学生们完成关于“敬”文化和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性作业,在动手、动脑、动笔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和成长。

“敬”文化特色校园的创建,是学校进行学生品格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。学校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氛围,组织系列以“敬”为主题的德育活动,营造了宽松和谐,健康温馨的育人环境,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环境的德育功能,学生通过参与体验,真正做到“敬己、敬人、敬物、敬事”,促进了学生品格的提升,增强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、使命感。



  • 设为首页
  • 收藏本页

Copyright © 2018-2020 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校 版权所有

苏ICP备10212051号-1号